炒股配资门户推荐网 陈毅出差路过成都去看望父母,贺炳炎:老总,我得向你请罪啊_儿子_上海市_老人家
说起陈毅这个人,大家都知道他是开国元帅,出生在1901年的四川乐至县,从小家里还算有点书香气,父亲是私塾老师,母亲管家务。他早年就出去法国勤工俭学,1923年加入党,之后投身革命,南昌起义、井冈山会师、长征、抗日、解放战争,一路打下来,功劳不小。1949年后当上海市长,1954年进京任国务院副总理,1958年又兼外交部长,忙得脚不沾地,出差出国是家常便饭。贺炳炎呢,比陈毅小12岁,1913年生在湖北松滋一个穷农民家,1929年参加红军,1930年入党,长征时在四川负伤,右臂锯掉,还坚持打仗,人称“独臂将军”。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,1955年授上将,1957年调成都军区司令员,管着大西南的军事事务,到1960年病逝,才47岁。这俩人革命生涯交集不算多,陈毅主要在华东,贺炳炎在西北和西南,但都是为国家出生入死的硬汉。
展开剩余76%陈毅的父母,陈仲弘和卢氏,早年过得挺普通,儿子出去革命后,二十多年没见。1950年上海解放稳定了,陈毅当市长,他们风尘仆仆去上海看儿子。陈毅见到白发苍苍的爹妈,眼圈红了,父母见儿子也老了,心里不是滋味。他让父母住下,有空带他们逛上海滩,吃小吃,那天老人家累坏了但开心,这是头回和儿子媳妇一起出门转悠。可陈毅夫妇太忙了,那次后就没时间陪了,父母在家闷得慌,不会上海话,不敢出门。
陈父想起侄子在上海工作,打电话约他陪转转,侄子答应,周六下午开车接老人出去玩了几次。陈毅察觉父母变化,查出来后,没声张,先请侄子吃饭,然后批评他请假耽误工作,还用公车。他对侄子说,外头乱,特务可能对家人下手,又对父母约法三章:一别用市长名义办事,二别随便用公车,三尽量别外出。父母懂事,答应了,但不习惯这种日子,决定回老家,陈毅舍不得但同意了。
1954年陈毅升副总理,全家进京,他把父母接来养老。老人家高兴,但到北京发现警卫严,出去不便,又郁闷了。陈毅有空就聊聊天,讲外头事,讲家乡事,周末带他们逛名胜。父母不抱怨,反担心儿子累坏身子。住了三年,到1957年,他们提出回老家,年纪大了,叶落归根,你们忙别操心我们。陈毅劝不住,同意了,又补充三点:一回老家自理开销,别麻烦政府;二低调,和邻里处好;三别给亲友走关系。陈父笑着说又约法几章。陈毅不放心老人自己走,派人低调送回成都,租两间平房安顿,没惊动任何人。父母就这样在成都住下,过普通日子,只有少数亲戚知道,连当地领导都不清楚。
陈毅更忙了,1958年兼外交部长,常陪周总理出访,国内事务也堆成山。他没法常去看父母,每月寄钱,托妹妹照顾。1959年一次,他和周总理出差路过成都,短暂停留,等客人齐了再走。到成都,贺炳炎和省领导接机,安排住招待所,办简单晚宴。饭后陈毅说有事外出,贺炳炎纳闷,问秘书,秘书说去看父母。贺炳炎一惊,原来陈老总父母就在成都,自己一点不知。第二天一早,贺炳炎去招待所见陈毅,马上道歉,说不知道伯父伯母在成都,没照顾好。陈毅拍肩安慰,说他们好得很,不告诉你就是怕麻烦,只有亲戚知道。
陈毅走后,贺炳炎多方打听,找到父母住处,在兴隆巷一处旧院,两间平房。贺炳炎夫妇买水果去看,房子外墙掉皮,长苔,里头潮湿,家具旧简单。父母遵守约定,从不麻烦政府,见陌生人没让进。贺炳炎报身份,说前几天陈老总来看过,他们才开门。贺炳炎说陈老总忙,你们有事找我,我父母早没了,把你们当父母。之后贺炳炎夫妇常去,陪吃饭,外出转,听说屋漏水,请人修。房子住不了了,贺炳炎选几处让挑,包括一处旧军阀房,建得讲究,父母拒绝,说没贡献,怎么住这么好,留给需要的人。最后挑两间最旧但不潮的,说老了,有住处就行,不潮腿不疼。贺炳炎感动,用自己钱买营养品送去补身子。父母信里告诉陈毅,陈毅打电话谢,贺炳炎说应该的,二老如我父母。
贺炳炎这人,革命时坚韧,独臂还冲锋,工作上也细心。他照顾陈毅父母,不是图啥,就觉得该做。陈毅家风严,从不让家人沾光,父母低调生活,体现出那辈人原则。贺炳炎得知后,自发帮忙,解陈毅后顾之忧。1960年贺炳炎病逝,北京医院走时47岁。陈毅父母闻讯,赶去追悼会,扶棺哭,像丢儿子。老人家那时七十多,行动不便,还坚持去,可见感激深。
发布于:吉林省锦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